《三國志》遊戲資料區

主題列表 登入
二星初級會員 #1
推薦 - 三國志勢力長

宏觀歷史,放眼世界,不論亞洲、歐洲、美洲只要有龐大的戰役,被人紀錄讚揚的,都是些讓隊伍獲得極大威望的功臣名將,不論電影杜撰,史事紀錄,後人讚揚。電影的300壯士、歐洲的拿破崙、古代的臥龍鳳雛,這些人就算不是每戰必勝,但是他們在戰場上的功績及指揮卻都是讓人無法忘懷。


只不過三國志將這些要素包含在遊戲內,讓玩家不再只有看,而是身體力行。當然有人會有疑問,該由誰來當指揮者,誰有能力去指揮整個戰場?在思考這樣的問題之前,我們該思考的應該是自己在團隊能做到什麼事。三國志在所有遊戲中,對戰人數最多,影響戰場的要素最多的遊戲,除了人員的配置,隊伍聯盟的安排,陣型技能的使用,戰術打法的推演,任何一項都有可能影響整個戰局。
三國志從一開始就是個要捨棄過去玩MMORPG的觀念及想法,不再是用個人英雄主義,或是冀望自己可以改變整個局勢,三國志需要的是扮演好自己在戰場中的角色,以及配合指揮者的命令進行後勤的支援或是戰線的移轉,自顧自的衝鋒陷陣,並不會讓你獲得較多的正面效益,配合團隊,才能克敵制勝。


也許有人會抱怨,為什麼聽哪個部曲的,為什麼不聽哪個部曲的,這並沒有錯,但也不會對戰局的勝利有任何的好處。指揮者需要的是經驗,一個清楚之後什麼時間該下指令的主導者,多頭蛇的結果到最後只會各奔一方,直到撕裂自己的身體,未戰先敗的團隊,還有什麼勝利可言。

戰場有很多需要做的事,有很多需要配合的地方,有很多需要隨機應變的時候,一個人知道不代表每個人都清楚的知道自己該做什麼,需要一個發號口令,去指揮團隊或是引導團隊的角色,這樣的角色背負著勝敗的壓力。


團隊中需要有控制及保護投石車,需要有負責採及資源繳納提升戰力,需要有人在前面抵擋牽制對方,需要有人在後面以大範圍法術減輕前線壓力,需要有人輔助補血以持續戰線,在國戰時收集需要的情報。每個部曲內皆有這樣的人才,每個部曲長也懂得利用。但是,一個部曲的能力有限,多數部曲聯合起來卻能將成效大大提升。



每個人都有想法,都覺得誰有責任擔此大任,但這並不該是個敗北的原因,他們盡力的想要引導大家獲得勝利,但是卻沒人去在乎這樣的建議,沒有足夠充分的默契與討論,這樣不是500對500人的國戰,而是500人打一個人重複500次的國戰。


既然如此,何不在各部曲中推選出可以領導及整合國戰時需要的玩家,透過平時的部曲戰增加戰術的討論,可以快速的在國戰前安排好各部曲的人員整合配置,可以在國戰開始時正確的引導每個人該做的事,在戰線潰散之後下達正確的指令重新整合。這不是只有一個人就可以準確無誤的同時判斷及回答,需要的是各位所選出來的部曲代表們,經由平時部曲戰的演練及共同討論才能指揮團隊及下達正確的指令。

[img] [/img]

要獲得勝利就該拋下個人的主觀意識,一但你進入戰場,你要的就是勝利,不是看可以靠自己殺掉多少的敵人,而是看你可以配合團隊殺掉最多的敵人,仔細的留意著指揮者的指令,這才是獲得勝利的關鍵。受人指揮不代表寄人籬下,團隊的獲勝缺一不可,在吵吵鬧鬧爭執的同時,也一步步的走向衰敗。與其這樣,不如選擇幾個大家都能認同的部曲長,整合每個人在戰場上的能力,進行調和跟配置,才能帶領團隊走向勝利。


蜀魏老是打不贏孫吳,對方獲勝因為在日版已有經驗,這是事實,但卻不是個輸的藉口,經驗需要累積,指揮者能力需要受到考驗跟矚目,別人做的到不代表自己的勢力做不到,與其吵吵鬧鬧的各執一詞,何不整合各方意見,選出適合的人選,也許1個也許5個,整合性的資訊及工作分配,絕對好過500個人的獨立思考,也是走向勝利的唯一關鍵。



感謝收看~( ̄▽ ̄)~(_△_)~( ̄▽ ̄)~(_△_)~( ̄▽ ̄)~

[ 本帖最後由 commander2620 於 2009-6-21 08:07 PM 編輯 ]
二星初級會員 #2
十卜-3- 我玩開蜀都有小小開心 因為不停努力緊:ro04:
一星新手會員 #3
蜀國~~~加油~~~!!!
版主 #4
原帖由 八幡太郎 於 21-6-2009 21:54 發表
蜀國~~~加油~~~!!!


你簽名檔好似支持吳國^^
三星高級會員 #5
原帖由 commander2620 於 2009-6-21 10:19 PM 發表


你簽名檔好似支持吳國^^

我雖然係吳國人 但係我都係支持蜀國
吳國次次國戰都贏太大  因為有個(可能幾個吧)大部曲係度屈人機
國戰係吳國黎講已經吾好玩了 入到去 企係對方城門前 等阿等  完場了~~~
偶爾被對方伏兵KO到 但都無用 瞬間又比那些大部曲KO番= =
咁樣GE國戰真係好沒趣
國戰勝利是好  但沒趣味嘛
相反.上次我轉左魏打蜀  玩得好爽
幾場分數相差不大 仲係逆轉勝
咁樣GE國戰先係我所期待GE..

無聊打多左D抱怨野 吾好介意-.-
回到最頂傳統版

選擇頁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