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辣醬炒麵二星初級會員
2023-12-28 10:14#1
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,來文照登:
廣欽老和尚說:「越是在修行的人,那些無始劫以來的罪業越是會現形,幻成種種境界來折磨你,使你受苦。像身體的疾病或精神上的打擊磨難,這些磨難會刺激你,使你體悟到娑婆人生的苦,而志求出離,你必須跳越過這些障礙,越過人身的種種劫難,才能得到清淨安樂,成就淨業。」
去年知道父親時間將至時,心中很難接受!因為母親已走,只剩老父可以奉養。「家有一老,如有一寶!」拼了命在一個月內完成了108部經文替他延壽。其實心裡也知道:「這日子終究會來!」只是心裡還是捨不得!以為念經多年,自己的心變堅強了!遇到這「境」--夜晚還是默默垂淚!《佛說無常經》:「大地及日月,時至皆歸盡,未曾有一事,不被無常吞。」人真的很渺小,我只想老實修行,不想求名,不想求利,只想去山洞裡坐著,更想早日回去地藏王菩薩的淨土,想著想著充滿了對地藏王菩薩的憶念,不禁更加悲傷。不讓自己的情緒太低落,這幾天仔細思量著調整心態與磁場,也祈願地藏王菩薩加持我!
人的一生如果與天地作一比較,真是短暫如一瞬間,不是才剛剛牙牙學語地上爬!怎麼一不留神青春歲月就被偷走了,這回已垂垂老矣臥病在床,終日身不離藥,藥不離身。人生倒數聲聲不留情,即使再有一百萬個不願意,最終將歸於塵土。下一步何去何從呢?
通往淨土或地獄的專列早已劃位完成,强制對號入座謝絕人事關說,因為這是自己早已預約的。最近不巧多位長輩塵緣已盡,先後列位仙班,內心特別有感。
很多人在業海中迷航方向,無情的黑洞不斷地吞嗜著人生的一切,雖然人們常說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,但與命運之神的博弈,自己往往沒有一點主場優勢,一切只能任命運的擺佈。
衆生苦啊!怎麼稱心快意的天使從不光顧!痛苦失落的日子接二連三到來?真是度日如年啊!這下一又顯得人生特別漫長。何處是靠岸?天曉得!
我現在明白了,從佛法中,從《金剛經》中,一點一滴的去找尋答案吧。
(分享結束)
感恩有緣人的分享,有緣人感嘆父親的往生,以為念經多年,自己的心變堅強了!遇到這「境」--夜晚還是默默垂淚!《佛說無常經》:「大地及日月,時至皆歸盡,未曾有一事,不被無常吞。」人真的很渺小,我只想老實修行。
文中題首以,廣欽老和尚說:「越是在修行的人,那些無始劫以來的罪業越是會現形,幻成種種境界來折磨你,使你受苦。像身體的疾病或精神上的打擊磨難,這些磨難會刺激你,使你體悟到娑婆人生的苦,而志求出離,你必須跳越過這些障礙,越過人身的種種劫難,才能得到清淨安樂,成就淨業。」我們來看看,一位師姐對於學佛修行的分享:
〈佛法-是一輩子的教育〉:修行,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,每一個人的根器、智慧都不一樣,就算有同樣的老師教導、受同樣的教育,發展歷程和心得也會不同。佛法,是因材施教的,不管你是誰,不管是什麼身分地位,只要有心向佛、有心學佛,自然會得到一個最合適的教育方式,讓我們走上修行之路。
初學佛法時,如同嬰兒一樣,對任何事都充滿好奇心,什麼都想探索、什麼都想學,但末法時期外道多,正法難尋,到處探索可能會讓自己落入外道、萬劫不復。學佛修行貴在一門深入、長時薰修、先專而博,就像嬰兒一樣,先學會翻身、爬行最後才能學會走,進而跑跑跳跳。修行也是如此,初接觸修行時的我們,懵懵懂懂的,老師給我們什麼功課,我們就照做,這是在打基礎,有了基礎之後,就能往更深入地方鑽研,如同開疆闢土,沒走過的蠻荒之地,總是荊棘遍佈,想要有一條康莊大道,必須一步一步的將路上的荊棘一叢一叢的斬除,才能看見前方的道路。
我們修行,照著功課走,功課做足了,有了基礎之後,原本蒙塵的智慧就會漸漸開啟。「佛性本自俱足」這句話是亙古不變的真諦,每個人都是未來佛,每個人都能到達彼岸,差別在於肯不肯下苦心用功、是否願意放下自我、捨棄執著,是否能真的利益眾生。現代佛法普及,想要學佛修行,已經不必再像從前大老遠的跑到深山裡拜師,只要有心,生活中處處都是佛法、處處都是善知識。學佛之人,可以縱情於山水間,看那重巒疊嶂的峻嶺崇山,學習高潔的品格與道德;看那波瀾壯闊的大海廣納百川,學習謙虛寬容的雅量;在生活中的待人接物上,時時刻刻替人著想,給大家方便,就算吃點虧也不住於心,那麼,在不知不覺中,我們也己經學到慈悲、忍辱、布施了。
以前常聽人說,要成佛,首先要學佛,學佛第一要點就是得承受苦難,吃得苦中苦,方為人上人。大家一聽到學佛要先吃苦,都嚇壞了,心想:「要成佛得先受盡無邊的苦難,那我不學佛也不成佛,就不必受苦了。」於是,為了不吃苦,一大票人先打退堂鼓、自動退學了。剩下的一些人,不怕吃苦,勇猛精進,為的就是有一天能夠到達彼岸,但修行的路上,不是只有不怕吃苦,還得不怕享樂,有句話說:「守成不易、創業維艱。」一股衝勁打天下不容易,但要安穩的守住江山卻更困難,苦修苦行耐得住、熬得過,但生活上一點點的誘惑、一些些的安逸平順、幸福美滿,就可能讓人漸漸迷失自我、放逸怠惰,就像溫水煮青蛙,最後淪為愛憎苦,成為自我煩惱的奴隸,當然,這樣也成不了佛,所以成佛之路人人可走,最後成佛的卻是寥寥無幾。
其實,不是不學佛就不用吃苦,也不是學佛之後就要杜絕享樂。人生就是一個修行的大道場,所有喜怒哀樂、酸甜苦辣,都必須去經歷,從這段過程中去體會、去學習,把有稜有角的自己磨得圓潤、把多餘的執著煩惱全部放下、把無始劫以來的習氣洗滌成空、把那些捨不得、拋不掉的全部丟棄;吃苦,是在學習如何放下;享樂,是在學習不要執著。生活中的每一件事、遇到的每一個人,都是為了讓我們精進修行所安排的課題和考題,就像學生時代,老師上完課就要隨堂測驗、一段時間後要期中考、期末考一樣,考過了,我們就可以更上一層樓,繼續更深入的課程;考不過,就在原地踏步,然後再遇到差不多的人、事、物繼續磨煉、繼續考試,直到對於這個課題的一切都放下、都不執著為止。自性自度,我們都是自己的老師,也都是自己的學生,修行遇到瓶頸和困難時,有佛菩薩和明師隨其因緣指點迷津,但老師只能傳達知識、告訴我們方向,讀書考試還是得靠自己。
修行,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。人生在世,總是會遇到幾件特別不容易解決的煩惱,或者是特別過不去的事,因為這些事,使我們萌生想解決問題的念頭,不想被這些特別的困擾長久束縛人生。當我們有問題,想找方法解決卻又不得其法的時候,絕望與失落就會占據我們的生命、禁錮我們的思想,讓我們更加悲觀、更容易患得患失。這時候遇到佛法,就是一個轉變的契機,讓我們有扭轉乾坤的機會。當然,並不是每一位修行人都必須先經過死亡的幽谷、絕望的人生才能遇到佛法,每個人的機緣不同,所以修行的契機也就不同。
剛開始修行,煩惱執著特別多,無時無刻妄念紛飛,胡思亂想到忘記自己是誰,這時候,佛教導我們要「善護念」,克制妄想與煩惱。善護念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很多不正的想法,已經成為我們的習慣,因為已經習慣,所以更不容易發覺。必須要遇到歷煉的提醒、自己靜下心來思考、凡事替人著想、不怕吃虧、不攀緣、不比較、不執著、不煩惱,才能真正的做到「善護念」,也才能真正的「定、靜、思、慮、得。」若能真正做到善護念,相信人生的阻礙與煩惱就能大幅減少,不必要的執著也都能放下。
學會了善護念之後,我們就要發願幫助那些還被煩惱困住的眾生。佛菩薩是慈悲的,聞聲救苦,不忍任何一位眾生受苦,想要成佛,想要學習無上正等正覺之心,我們就得仿效佛菩薩,做佛菩薩做的事,利益眾生。這世界上需要幫助的人事物太多了,放眼望去,俯拾皆是。真正發心幫助別人,心心念念都是為了讓別人過得更好、更幸福,那這個人心裡就不住著自己,也就沒有我相,沒有我相,就不會有執著,生活也就更輕鬆自在了。所以成佛的秘訣很簡單,破除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;放下執著、煩惱、妄念、貪欲、瞋恨、愚痴,心就會清淨自在。心裡只有「我」的人是自私的、也不容易快樂,「我」,是一切煩惱的源頭,放下「我」,就可以放下一切煩惱,越簡單、越快樂,放下即得自在,何樂而不為呢?(分享結束)
有緣人文末提到:衆生苦啊!怎麼稱心快意的天使從不光顧!痛苦失落的日子接二連三到來?真是度日如年啊!這下一又顯得人生特別漫長。何處是靠岸?天曉得!我現在明白了,從佛法中,從《金剛經》中,一點一滴的去找尋答案吧。
佛菩薩開示讀誦《金剛經》,是為了讓眾生徹悟生死、明心見性。精舍蔡師兄說:《金剛經》是講「空性」,空性方得「自在」;自在方能「無礙」。「應無所住」,即是不執著於任何事物相。
古云:「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」,解決任何問題,都從自己內心去解決,不往外求。佛告訴我們: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但以妄、想執著不能證得。」、《圓覺經》說:「一切眾生本來成佛」,佛法是向內修心,不是往外求法。
淨空法師開示:修行觀念─分秒不空過
修行位的菩薩難得,自分裡面的十無常,這個十無常就是一切都是無常,佛門裡面講的萬法皆空就這個意思。你曉得一切法都是無常,包括自己身體,我們貪瞋痴慢就可以放下了。為什麼放不下?以為是真的,錯了。中國諺語所謂「黃泉路上無老少」,你知道你什麼時候死?印光大師教人,修行人要把「死」字貼在額頭上。就是你常常想到:我就要死了。你能夠時常想到,這真的,不是打妄想,人命在呼吸之間,一口氣不來這一世就完了。尤其在現前的社會,許許多多意想不到的,所謂意外的事故死亡的,意外死亡的,太多太多了。你看媒體報導,每天多少意外死亡的?這個裡面最普遍的,車禍,交通事故裡頭死亡的。你看你出門,你知道,出門就回不了家了。誰能擔保你出門沒有意外?佛給我們講人命在呼吸之間,沒講錯,這是高度的警覺。每天晚上睡覺上床,就要做:明天就不能再起床了。要常常做如是觀,告別了這個世界了。天天做如是觀,真的到命盡的時候,你一點都不會慌張,你會很自然。為什麼?天天在練習,終於這一天到了,很正常的。不驚不怖,沒有牽掛,沒有憂慮,你決定不墮三惡道。這個什麼?這真修行,這不是搞假的,真修行。(引用完畢)
以下整理師姐於文中提到對於學佛修行幾個觀念:
一、當我們有問題,想找方法解決卻又不得其法的時候,絕望與失落就會占據我們的生命、禁錮我們的思想,讓我們更加悲觀、更容易患得患失。這時候遇到佛法,就是一個轉變的契機,讓我們有扭轉乾坤的機會。當然,並不是每一位修行人都必須先經過死亡的幽谷、絕望的人生才能遇到佛法,每個人的機緣不同,所以修行的契機也就不同。
二、「吃得苦中苦,方為人上人。」大家一聽到學佛要先吃苦,都嚇壞了,心想:「要成佛得先受盡無邊的苦難,那我不學佛也不成佛,就不必受苦了。」不是不學佛就不用吃苦,也不是學佛之後就要杜絕享樂。吃苦,是在學習如何放下;享樂,是在學習不要執著。生活中的每一件事、遇到的每一個人,都是為了讓我們精進修行所安排的課題和考題。於是,為了不吃苦,一大票人先打退堂鼓、自動退學了。剩下的一些人,不怕吃苦,勇猛精進,為的就是有一天能夠到達彼岸。」
三、我們修行,照著功課走,功課做足了,有了基礎之後,原本蒙塵的智慧就會漸漸開啟。「佛性本自俱足」,每個人都是未來佛,每個人都能到達彼岸,差別在於肯不肯下苦心用功、是否願意放下自我、捨棄執著,是否能真的利益眾生。現代佛法普及,想要學佛修行,已經不必再像從前大老遠的跑到深山裡拜師,只要有心,生活中處處都是佛法、處處都是善知識。
四、成佛的秘訣很簡單,破除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;放下執著、煩惱、妄念、貪欲、瞋恨、愚痴,心就會清淨自在。心裡只有「我」的人是自私的、也不容易快樂,「我」,是一切煩惱的源頭,放下「我」,就可以放下一切煩惱,越簡單、越快樂,放下即得自在,何樂而不為呢?
淨空法師說:《金剛經》上教人,「無我相,無人相,無眾生相,無壽者相」,頭一個四相破了,怎麼破?四相是無常,無常就不是真的,你能夠放下。我們要追求什麼?要追求真常,真常有沒有?大涅槃裡頭有。所以古印度無論是宗教,還是學派,他們終極的目標是相同的,都是追求般涅槃。般涅槃簡單來講,就是永恆,今天講的不生不滅,這是真的,在哪裡?在自性裡頭。回歸自性,那你全得到。
學習佛法,就是告訴我們不要把這個「假的色身」看得太重,看得太重,你就有操心,有執著,有分別,有妄想,統統具足了。
順境善緣裡面決定沒有貪戀;逆境惡緣裡決定沒有怨恨,多自在!多快樂!每一天笑容滿面,法喜充滿。學佛真能離苦得樂,是真的;不是假的。
「牟尼精舍」提供了這樣的平台,藉由慈悲的佛菩薩幫您調解累劫累世的因果業障問題,歡迎有醫生看到沒醫生;有神問到沒神者。不妨一試喔!
「您也有心得想分享嗎?也想渡眾嗎?拿起你的筆吧,或敲敲鍵盤,網路時代就是這麼方便喔!」
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
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
南無阿彌陀佛
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
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
南無韋馱菩薩
南無伽藍菩薩
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