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絡文學&故事鑑賞

主題列表 登入
八星無敵會員 #1
閱讀羅宏‧葛哈弗《旅行,旅行去》,讓我更堅信對旅行的嚮往,似乎是一種孤單力量的凝聚,孤單的力量很微弱的人,通常成不了旅行家,至於那些真的『去到多遠的地方都沒有關係』的行動派,似乎骨子裡都因為巨大的孤單,累積成一種自我毀滅的力量,一旦出發就再也不回頭。

我以前從來不知道,鸚鵡學人說話的模仿天賦,並不是因為從中得到任何樂趣,而是因為孤單的緣故。

『你有沒有注意到會講話的鸚鵡,都是單獨一隻在鳥籠裡?』當我一個對於鳥類知識非常豐富的朋友這樣提起時,我不得不承認從來沒有注意過這件事,但是仔細回想起來,好像的確是這樣沒錯。

『你知道為什麼嗎? 如果籠子裡面有兩隻鸚鵡,牠們就不會無聊,也就不會去模仿周圍環境的聲音了。』

雖然我半信半疑,但是當時我們正在哥斯大黎加山區一個快要收成的玉米田中央,當地農夫們每到這個時候,最苦惱的莫過於大批來偷吃莊稼的成群鸚鵡,整天下來看到起碼上千隻,的確沒有聽到哪一隻鸚鵡會說人話的。

『如果不學人說話,野生的鸚鵡平常在忙什麼呢?』我好奇地問。

『忙著玩啊!』朋友指著我們頭頂上飛翔追逐的鸚鵡,的確牠們看起來一點都不像在覓食或是作什麼正經事的模樣。

原來鸚鵡學會汽車的引擎聲,汽水開瓶的聲音,老太太罵人的連珠砲,都是因為無聊到了盡頭,孤立無伴的結果。這樣想起來,好像有點悲涼。

按照這個邏輯來推斷,從小到大班上最活躍最受歡迎,朋友也最多的人,成績通常都不會名列前矛,每次考試都第一名的,原來是最孤單的孩子。

再往下想,難怪我讀過一篇語言學家的研究報告,說是來自貧弱小國或是孤立島嶼的人種,通常學習外語的能力,要比大國或強國的人強,或許這也是同樣的道理,說明了英文為母語的老外,好像學什麼外語都難,但是大部分新疆的維吾爾族人,除了自己的母語外,無論漢語,塔吉克語,哈薩克語,阿富汗語,甚至俄語,都能說什麼像什麼,一學就會,讓人羨慕極了。

『當我們在塔吉克斯坦做生意的時候,有時在山區遇到土匪,萬一讓他們聽出來你不是當地人,那肯定死路一條!』有次在大巴札市集跟一個喀什來的小販聊天,他告訴我為什麼新疆人有語言天賦。

因為求生的需要。因為偽裝自己的必要。

想想好像還真有幾分道理。如果真是如此的話,孩子英文單字文法片語背得亂七八糟,是不是也情有可原,可以作為家長給了一個快樂童年的佐證?

從小我就是個被認為學習語言有點天賦的孩子,回想自己學習過程,是不是覺得在自己的語言世界裡瘖啞? 我記得每次學習一個新的語言,總是迫不急待地希望能夠趕快學好,才能世 界上另外一群人溝通,進入另外一個全新的世界,到頭來是不是孤單的力量促成的?

或許我沒有很好的答案,但是當我下一次發現自己學什麼不如別人的時候,甚至無緣無故停止旅行,可能不會那麼自卑,因為搞不好是因為我過得比別人快樂的緣故。

『出發,已經變成一種習慣、一種人生。這是一種沒有目的地、什麼地方也不去、甚至完全不動身的出發。處在啟程的狀態,就好像時時都在路過某地。我們是時間的旅人,乘著某艘人生之舟;一出發,就朝死亡接近一點。而我呢,我已經死夠多了。』羅宏‧葛哈弗藉著書中的主人翁巴特西克的口中這樣說。

或許收拾好皮箱,隨時處在啟程的狀態,就能將旅行最美的剎那無限延長,再也不用擔心被孤單追趕到角落的時候,無處可逃。
二轉會員 #2
一個人活在現實 很多時都會抄襲別人的行為
那種是孤單嗎 還是大多數人做得 別人都會跟隨?
五星白金會員 #3
人通常會假裝和要相處的人同聲同氣,但倒頭來那個根本就不是自己,可以說的很快便會說完

對唷,想要認識更多的人,就必須不斷吸收知識
回到最頂傳統版

選擇頁數